2026年农业改革有新动静?粮补粮价要调?玉米真要涨了?
最近村里种地的人都在念叨,2026年农业改革好像有新消息,粮补、粮价会不会变,还有人说今年玉米价格要往上走,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?其实从刚冒头的政策信号和市场情况来看,还真有不少值得农民朋友上心的变化。
最近村里种地的人都在念叨,2026年农业改革好像有新消息,粮补、粮价会不会变,还有人说今年玉米价格要往上走,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?其实从刚冒头的政策信号和市场情况来看,还真有不少值得农民朋友上心的变化。
10月7日,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韩俊主持召开会议,调度秋粮抢收抢烘和秋冬种情况。韩俊强调,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力应对黄淮海地区持续连阴雨天气影响,切实抓好秋粮抢收抢烘和秋冬种工作,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困难,全力
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67.1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113.9毫米,较去年同期偏多135.6毫米。10月1日至6日6时,全市平均降水59.8毫米,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消息,本周(10月6-12日)烟台市有两次降水过程,预计周平均降水量20-40毫米,局部50毫米以上
作为河南省高职院校"双高工程"建设单位,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拥有国家级、省级荣誉数十项:"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""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""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"等称号彰显其办学底蕴。学校占地1300亩,拥有47万平方米现代化校舍和210万册藏书资源,更以106
上一周(2025年 9 月 2 8 日至 10 月 4 日 ), 全国大部农区气温 接近常年同期或 偏高 1 ℃ 至 4 ℃ , 东北地区 大部 、内蒙古东部 、 江南 大 部、 西南地区东南部 等地偏高 4℃ 至6 ℃。
黄淮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,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/3以上,当前,黄淮地区秋粮已进入集中收获期。然而,9月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不仅影响黄淮地区秋收进度,更给秋冬种带来严峻挑战。10月5日,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、部长韩俊主持召开视频调度会,调度分析近期连续阴雨天气对黄
本项目主要针对高标准农田建前、建中、建后的全流程进行监管而建设,平台实现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、管、用全过程,决策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、管护全环节,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全主体等信息一张图管理,能够立体清晰掌握辖区内高标准农田建前项目管理、建中监督履
鲜食菊花品种黄球属菊科(Asteraceae),菊属(Chrysanthemum)植物,株高可达1.5 m,花朵重量可达315 g 。菊花富含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,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必要营养成分,又具备清热、祛风、明目和降血压等功效 。近年来,食用
新疆大学和新疆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7月7日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。棉花打顶一直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链条上最后一块“硬骨头”,该机器人首次搭载固态激光雷达,集成领先的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技术,结合新疆特有的“一膜六行”种植模式,实现了复杂田间作业场
连日来,我市持续出现阴雨寡照天气,正值“三秋”生产关键时期,对秋收秋种进度造成一定影响。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工作小组,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秋收秋种工作,指导农业防灾减灾,推动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。
当前,我国正处于秋收秋种时段,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黄淮等地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收获阶段;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处于乳熟至成熟阶段。而西北地区东部、黄淮海地区的连阴雨给秋收秋种带来一定不利影响。
“对于玉米收获要做到分类施策。对于一些早熟品种、早播地块,已经成熟的玉米,只要土壤适宜,应做到能收尽收。对大部分的大田玉米,目前看还不是完全成熟,一定要严格落实适期晚收。对于玉米倒伏的地块,玉米棒落到地上的,要尽快的人工拾出,做到颗粒归仓。”宋元瑞说:“今年连
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神州大地,而在这幅宏伟蓝图的中心,现代化大农业正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核心角色。它早已超越了“多种地、多打粮”的传统范畴,成为撬动乡村全域发展的关键支点。这并非简单的产业升级,而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、经济结构、人才流向乃至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。这场变革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如何用最质朴的元素传递最深刻的文化内涵?一幅由玉米粒精心拼成的汉字作品在网络上悄然走红,金黄的“玉”与“米”二字在深灰色背景的映衬下,不仅构成了一幅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,更引发了一场关于农业、艺术与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。这幅作品,正如其右下角水
金秋时节,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迎来了收获季。在古鲁板蒿镇,种植大户景晓磊算起了账:“以前种老品种,一亩地收不了多少,还容易倒伏。现在种敖谷8000品种,亩均产量提高了两成多,纯收益能到1200元左右,不少乡亲都扩大了谷子种植面积。”
这位回国仅五年的科学家,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完成了这项历时五年的研究,不仅阐明了植物调控根际微生物的分子机制,更为破解化肥滥用难题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真是万万没想到,一颗看似不起眼的大豆,竟能如此轻松地击穿美国的“农业神话”。这两天,美国豆农真的要哭晕在田里了——去年此时,他们还能向中国出口2200万吨大豆,而今年九月,来自中国的订单竟然直接归零!有农民心态崩溃,对着镜头大喊:“中国不要了,我只能把它们搅碎
9月以来,我市遭遇多轮降雨,导致全市农田土壤过湿,局部农田积水,形成“秋汛”。目前,“寒露”将至,我市已进入秋收秋种关键期,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,制定全市防秋汛保秋收促秋种技术指导意见。
山西日报(记者王秀娟)为有效应对连阴雨天气,10月5日,省农业农村厅发出紧急通知,要求各地迅速开展“抢收抢种保丰收”行动,务必确保秋粮丰收到手、秋播顺利进行。
高度重视“双抢一保”工作。通知强调各市要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,牢固树立“减损就是增产,减灾就是增粮”意识,把抓好秋收秋种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部门最重要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。迅速制定本地“双抢一保”具体工作方案,千方百计加快秋收秋种进度,确保秋粮应收尽收